时隔两个多月,再来更新一篇。硬盘还没到手,已无力吐槽。由于隔几天系统剩余空间就小于1G,代码、数据和程序已经挪走了很多, 昨天在机械硬盘启动Android Studio,更新完只剩几百兆,我情绪激动,也促使了我上火解决了这件事。
SSD升级记录
昨天申请了一个大容量的SSD硬盘来提升开发构建效率,同事推荐西数SN770或铠侠RD20,如果是PCIe和M.2规格的电脑可供参考。(顺便知道了原来PCIe4.0的硬盘可以兼容3.0,只是带宽会降级)
一种好的做事方式
最近学习、听播客、读书的过程中,结合自己的体会,对一种做事方式有了更深的体会。
这种做事风格和敏捷很相似,主张小步快跑,持续优化。
人的大脑喜欢简单直观的东西,因为这样耗脑能量最小。
经常立宏大目标的结果通常是不了了之。 不如先MVP,先以最小的代价行动起来,持续改进。通过正反馈把事情做好再做大。
在Win10下使用Linux无缝开发
Windows进化到10后,最惊喜的功能是支持Linux子系统,即所谓的WSL: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.
当时基本第一时间升级到最新版,对于开发者来说,总算可以替代Mac作为主力机了. 之前我通常都是使用VirtualBox或Hyper-V安装Ubuntu虚拟机.
该系统一直在演进,最新的WSL2相当于内嵌纯原生Linux内核,还能支持docker等,文件系统性能据说提升20倍.
另一个好消息是,新版 Win10 Home/家庭版也可以安装Linux子系统了(64位系统的要求大部分都已经满足了).
注: WSL2 需要 Win10升级到2004(即2020年5月更新)
重读经典
在这个特殊的时期,给了每个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。
因为年前想要了解冥想改善睡眠,疫情期间参加了Jade组织的冥想线上分享,也顺便看了推荐的几个《生命.觉者》的纪录片。
重新读完了之前未读完的《老子》,阅读了《心经》和部分《金刚经》,对于偶然看到的观点体会更深,即反复阅读经典好书比阅读许多书要更有收获。
如果大家对国学感兴趣,可以从《中信国学经典》这套丛书入手,还不错。
这些加深了自己对于自我和这个世界的认知。
读书笔记:程序员的职业素养
之前看到书的英文名Clean Coder或中文名<程序员的职业素养>时,觉得不会有太多信息,没有要读的想法。
最近在极客时间学习两次看到有人提及该书,上次在图书馆借书时偶然看到。书很薄,仅170页。
看完坚定了一条:Bob大叔的书,是程序员必读系列。不管是Clean Code还是Clean Architecture中文版,每次读完都能刷新自己的认知。
谈编程语言
今年是变化的一年,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到视野和选择远比努力重要。
打开视野后,感觉自己以前对于编程语言的理解还是太片面了,所以重新谈谈现在的认识。
一句话总结的话,还是那句老话:没有最好语言,只有最适合的语言。 语言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工具。
DDD/领域驱动设计
之前了解到微服务、中台等实践的背后都和领域驱动设计紧密相关,上周从图书馆借了2本相关书来读,记点笔记加深理解。
加解密算法学习
关于SSL,TLS,对称加密,非对称(公私钥)加密等的学习笔记。
sipp压测工具介绍
把sipp这个性能测试工具的笔记独立出来,更多VOIP知识参考VOIP学习笔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