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ndset是一本讲思维模式的书,作者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, 与其说这是一本心理学或成功学著作, 更重要的这是一本很好的教育理念的书, 当然对于个人的成长也是很有帮助的.
好多年前看到有人推荐这边书,当时只知道英文名字,英文版读起来也很慢. 后来才知道原来已有中译版, 人邮的<心理定向与成功 >,中信的<看见成长的自己 >和最新后浪的<终身成长>其实都是这本书.
之前只看了开头几章, 也许好书你很难错过,因为总会看到有人推荐,于是最近开始继续阅读.
概要
本书以作者10多年的研究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,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。
我们通常具有两种思维模式中的一种:固定型或成长型,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、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。
你认为才智和努力哪个重要,能力能否通过努力改变,决定了你是会满足于既有成果还是会积极探索新知。只有用正确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,才能更好地达成人生和职业目标。
通过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做出改变,人们能以最简单的方式培养对学习的热情,和在任何领域内取得成功都需要的抗压力。
两种思维模式
要培养自己/儿童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,改变原来的固定型思维模式.
理念(前提)
- 固定型: 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
- 成长型: 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
生活态度(对待烦心事)
- 固定型: 把发生的事当作一个衡量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
- 成长型: 不会给自己贴上标签,或对自己失去信心.即使感到沮丧,也准备好去承担风险,直面挑战,继续为此奋斗
对结果的态度
- 固定型: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结果.
- 成长型: 享受过程带来的乐趣.
对于挫折和失败
- 固定型: 认为没有能力做好,需要另辟蹊径. 不会从失败中学习并纠正自己的失败,相反,可能只是去尝试修复自尊(找借口).
- 成长型: 更努力的学习和付出
成功的意义
- 固定型: 希望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,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 (不想暴露不足)
- 成长型: 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,变得越来越聪明 (捉住机会学习)
对努力的认识
- 固定型: 如果需要为某事付出努力,是自己不擅长做某事. 害怕努力后依然失败.
- 成长型: 天才也要通过努力达到成功,努力才能激发能力.
成长型思维模式
想达成重要成就需要明确的关注点,全身心的努力,无穷无尽的策略,还有学习中的同伴.
掌握学习过程和动力,在学习方面愿意尝试各种不同的方法. (兴趣或者好奇心是主要驱动力)
爱上自己做的事,即使面对困难也会继续热爱.有时投入一件事情,恰恰是因为不擅长做这件事.
寻求挑战,挑战越大,成长空间就越大.在拓展自己的过程中感到兴奋不已.
延伸讨论
最近听播客<得意忘形>#11:“你是那种会反复自责的人么? " 也提到了这本书.
嘉宾提到不要过度思考/Over Thinking,因为自我评判不改变客观现实,但反过来通常会变为自我预言和自我实现,最终影响自己.
固定思维的人经常找各种证据去证明自己.
以类似于婴幼儿成长为例子,成长思维是一种注重成长过程的思维方式.
从某种角度该书观点是简单的二元论,本书后面几章也有涉及其局限性,需要留意.
摘抄
儿童教育上,避免贴标签。表扬时避免夸其天赋,才华,聪明,能力,而要表扬他的努力。
遇到问题,想着学习和提高,而不是别人的眼光。
对于负面标签,不会认为自己能力有限,不会有脆弱的归属感,也不相信别人能决定自己是怎样的人。
对于偏见能清楚的认识其本质,即别人对自己的看法,从而信心满满地凭借自己的能力直面它。